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年满十八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银行会计花20000元购入5万元的假币,然后利用职务之便,用假币换取等额真币,其行为涉嫌构成()

A.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B.伪造货币罪

C.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D.持有、使用假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王某是甲商业银行储蓄所柜员,工作期间从他人手中获赠百元面额假币10000元,王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趁储户取款之机,先后在给储户支付存款时夹带假币2000元。案发当日,从王某的办公桌内查获假币8000元。下列关于王某涉嫌所犯的罪名是()

A.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

B.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C.购买假币罪

D.金融工作人员出售 假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元以上()元以下罚金

A.1万,10万

B.1万,2万

C.1万,5万

D.2万,10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陈某以人民币1万元从他人手中购得假币5万元,并通过其在某银行支行上班的朋友林某将全部假币替换,林某获得好处费1万元。一个月后,林某因涉嫌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被公安机关抓获,林某足额赔偿了银行的损失。由于该案件已经破获,且银行无实际经济损失,依据《中国银监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定义及案件分类的通知》,可以不纳入案件统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A.甲(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B.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的时候,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C.甲用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D.甲用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 赌博

B.乙(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上,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丙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丁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1万元的真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非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的行为触犯了同一种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B. 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C. 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

D. 将假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发现某银行的ATM机能够存入编号以“HD”开头的假币,于是窃取了一张借记卡(内有2100元),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的方法,共从ATM机内获取6000元人民币,甲的行为构成()

A.使用假币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但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后又使用的,以出售、运输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

A.从重处罚;从轻处罚

B.从轻处罚;从重处罚

C.从重处罚;并罚

D.从轻处罚;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